A+ A-
书名《十五次失约,我看清丈夫》
A+ A-

“啪!”

滚烫的红烧肉,连带着那只豁了口的搪瓷碗,重重砸在我脚边,油星子溅了满裤腿。

空气里弥漫着焦糊和廉价雪花膏混合的怪味儿。

张志明猩红着眼,胸膛剧烈起伏,指着我的鼻子骂:“林羽!你有完没完?王瑶她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不容易,我帮衬一把怎么了?你就非得这么尖酸刻薄,容不下人?”

今天是周末,也是他第十五次答应陪我和儿子小宝去公园放风筝的日子。

又是王瑶。

又是她一个电话,说家里灯泡坏了,孩子闹着要吃张志明做的红烧肉,他就屁颠颠地跑了。

我抱着发低烧的小宝,在公园门口从中午等到日头偏西,寒风把孩子的脸蛋吹得通红,他小声问我:“妈妈,爸爸是不是又去找王瑶阿姨了?她家的肉就那么好吃吗?”

我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。

回到家,迎接我的不是歉意,而是他刚从王瑶家回来,对我精心准备的晚饭的嫌弃,以及此刻的暴怒。

“我尖酸刻薄?”

我气得浑身发抖,指着地上狼藉,“张志明,你看看你做的好事!你答应小宝多少次了?十五次!整整十五次!你每次都拿王瑶当借口!她家是没男人了吗?非得事事找你?她儿子要吃红烧肉,我儿子发着烧在冷风里等你一下午,你就一点不心疼?”

“小孩子家发点烧怎么了?你不是老师吗?这点事都处理不好?”

张志明一脸不耐烦,仿佛我在无理取闹,“王瑶她刚离婚,一个人拉扯孩子,情绪不稳,我不多照顾点,她万一想不开怎么办?”

他永远有理由。

王瑶,他那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,三年前离婚带着孩子回到这个铁路大院,就成了他心头放不下的责任。

我们结婚五年,小宝都四岁了,可在这个家里,我跟儿子,好像才是那个多余的外人。

邻居们在窗户后面探头探脑,窃窃私语早就顺着门缝飘了进来。

“啧啧,又吵起来了。”

“还不是为了那个王瑶呗,这张志明啊,魂都被勾走了。”

“林老师也怪可怜的,一个教音乐的,斯斯文文,摊上这么个主儿……”

这些话像刀子,割得我脸皮生疼。

我深吸一口气,压下喉咙的哽咽,弯腰去收拾地上的碗碟碎片。

我的心,彻底凉透了。

m.yzMyd.com 

张志明摔门而去,大概又是去王瑶那里寻求安慰了。

屋子里只剩下我和缩在墙角,吓得不敢哭出声的小宝。

我蹲下身,把他紧紧搂在怀里,他的小身体还在微微发抖,额头依旧有些烫。

“小宝不怕,妈妈在。”我的声音沙哑,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。

“妈妈,爸爸是不是不喜欢我们了?”小宝仰起小脸,大眼睛里满是惶恐和不解,“他为什么总去王瑶阿姨家?王瑶阿姨家的弟弟,是不是比我乖?”

我该怎么回答?

难道要告诉他,他爸爸的心,早就被那个“可怜”的女人和她的孩子偷走了吗?

这五年,我活得像个笑话。

当初结婚仓促,没办婚礼,他说等条件好了补上。可五年过去了,日子越过越紧巴,他的工资大半补贴了王瑶家,补办婚礼的事,提了十五次,十五次都因为王瑶的各种突发状况泡了汤。

我是大院里唯一的小学音乐老师,别人眼里体面的文化人。可只有我自己知道,关起门来,我过的是什么日子。

张志明是铁路工人,三班倒,本就辛苦。以前他下班回家,总会先抱抱小宝,跟我说说段上的趣事。可自从王瑶回来,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,话越来越少,身上的烟酒味和王瑶家那股廉价雪花膏味儿,却越来越浓。

我不是没闹过。

可结果呢?

他要么指责我“不懂事”、“小心眼”,要么就干脆夜不归宿,把我一个人丢在这冰冷的房子里,面对四邻那些同情又带着点嘲弄的目光。

铁路大院是个小社会,一点风吹草动就能传遍每个角落。

我和张志明、王瑶这点事,早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“林老师真是瞎了眼,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,非得吊死在张志明这棵歪脖子树上。”

“还不是看张志明是正式工,铁饭碗嘛!”

“要我说,王瑶那样的才厉害,离了婚照样把男人拿捏得死死的。”

这些话,像蚂蚁一样啃噬着我的心。

我收拾好地上的狼藉,给小宝喂了药,哄他睡下。

坐在昏暗的灯下,看着窗外铁轨上偶尔驶过的火车,轰隆隆的声音仿佛碾在我的心上。

桌上,放着一张皱巴巴的报纸,角落里有一则不起眼的招聘启事——“诚聘优秀教师赴云南边远山区进行为期三年援外支教,待遇从优,解决编制……”

云南,边远山区。

一个离这里很远很远的地方。

一个没有张志明,没有王瑶,没有这些闲言碎语的地方。

这个念头,像疯长的野草,在我心里迅速蔓延开来。
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